【京都102】丸久小山園抹茶工廠見學‧同志社新町祭

你在蠟燭裡,看見一片小小的海。
即使這時並非一個適合水泳的季節。
【102】1217(日)
今天早上,參加了一個名為"roots"的社團舉辦的抹茶工廠見學
也是我第一次來到向島。
今天參觀的抹茶工廠是這家
也算是小有名氣的抹茶品牌,但為了節省成本,工廠的所在地距離車站也要步行25分鐘左右;
還好roots的成員們都很親切,一路上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就走到了目的地,
很快的,出來迎接我們的是工廠的負責人,發給我們簡章與紀念明信片,
然後就開始以投影片跟口頭說明抹茶的製作過程。
接著就開始在工廠中移動,慢步在濃濃茶香中,我們四處聽取說明
製茶的過程果然有好多專有名詞,一不留神就不知道講到哪去了XD
工廠裡面製造的茶種類很多,但大家最關心的果然還是京都有名的抹茶
體驗磨製抹茶的石磨很有趣,雖然之前就體驗過了XD
接著講到茶,不能錯過的就是自古以來日本喝茶的禮儀。
日本茶文化源於中國的唐朝,在平安時代時由遣唐使傳入日本。
而發展到了十六世紀,
安土桃山時代的茶人‧千利休(せんのりきゅう りきう)則集其大成創訂了日本的正宗茶道。
「和敬清寂(わけいせいじゃく)」 四字代表著日本的茶道精神,
而內外環境及佈置都很考究的茶室設置不外乎出自為講究一種稱為「佗(わび)」的簡潔純樸美學。
「茶禅一味(ちゃぜんいちみ)」四字也能簡單詮釋所謂品茶的境界之美。
另外要說到的是許多日語學習者聽過就很難忘記但跟草莓完全沒有關係的一個詞彙
「一期一会(いちごいちえ)」
很多茶室中都會掛著寫著該字樣的幅畫。
從字面簡單解釋,一期,是人的一生;一會,意味僅有一次相會;
一生中可能僅有一次相會的機會,因此要將每一碗茶,當作是今生唯一、最後的一碗茶,
懷抱著感激的心情,心平氣和地品嚐這碗茶的香味;
茶會的主人也會懷抱著相當親切的態度接待客人。
這樣的飲茶文化,在戰國時代的武士間廣為流傳,因此茶室的設置也就像下圖照片一般
進入茶室,誰都得謙卑的跪進與正坐,
不分敵我,不分地位的高低,只是珍惜這一輩子可能只有一次相會的緣分。
然後這種精神延續到今日日本觀光旅館業的所要求講究的接客精神「おもてなし」上,
但再講下去就太多太複雜了,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google。XD
很喜歡講解飲茶文化的這個空間
又一次感嘆日本人把非原創的文化精緻後發揚光大的恐怖威力。
接著最期待的活動就是抹茶體驗了,
溫碗、調膏、抓起茶筅,
承蒙在京都多次免費體驗的機會,
我已經開始慢慢掌握「點茶(点茶、てんちゃ、抹茶を点てること)」的技巧。
其實,膚淺如我以前對抹茶的印象是「它是日本的東西」,
但說實話它老人家果然還是源自於中國的鬥茶直飲,平安中期傳入日本,被日本發揚光大而已。
另外,我對抹茶的印象雖深刻但談不上非常喜歡,
只是覺得這味道獨特,但如果能再甜一點更好這樣XD(該死的甘党w)
不過想拿來當體面的伴手禮,價格不低廉又具文化代表性的抹茶是相當適合的人選。
其實日本各地的工廠普遍會有預約制的見學活動,免費的場合也很多,
今天參加拿了紀念品喝了抹茶還有兩串抹茶糰子的見學長知識活動就是完全免費。
總之非常謝謝roots的朋友們舉辦這個見學活動
回程的近鐵上被一群好奇台灣文化的日本人包圍,討論台日文化間的異同,
即使台灣跟日本男生哪個好這種問題已經被問到老梗,
但這種話題最容易在大學生間達到高潮XDDDD
雖然roots不是很常舉辦活動,但很喜歡這個社團帶給我的親切感。
只是一聊到「名古屋有一間很有名的『台灣拉麵』超好吃」馬上想問台灣拉麵的歷史
但身為台灣人的我卻從來沒聽過台灣有「台灣拉麵」這回事時,
我今日短時間內第二次感受到日本精緻非原創文化的恐怖力量。
下午回家一趟後,晚上我又跑出門了
因為今天晚上,萌ちゃん約我一起參加同志社一年一度的「新町祭(しんまちさい)」
號稱關西最大級的新町祭,
是由學生團體Shinmachi
主要是為了促進新町校區活化與地域居民的連結,同時也有食物攤販和音樂性質的表演。
一進入校門,十分璀璨的萬束蠟燭隨即流瀉進入充滿整個視界
好像排列著什麼,在平地看不太出來,
身邊也有好多帶腳架來的大叔,還是沒帶在身上的我真不知道海運它過來是想幹嘛囧
不過老樣子,散光的雙眼對璀璨閃爍的發光體毫無抵抗力,
於是天氣再冷還是到處溜躂,享受這神奇的光影饗宴
走遠一點,慢慢就看得出來那一大片蠟燭想呈現的是怎樣的光景。
但有時候晃一點神,你就會發現
自然、脫序而失焦的世界
有時或許更美。
和萌ちゃん會合之後,我們在不到十度的寒風中觀看美腿表演
然後上個二樓,把美麗的校園看得更美
遠遠的還能看見今出川校區的聖誕樹頭w
接著又下樓,走到平常不會走到的校園偏遠處,
一樣貼心的有很多無法上樓看見但相當壯觀的蠟燭隊伍
它們的排列,或像銀河
或像一道彩虹
或像你溫暖的壁爐
或像一張聖誕賀卡
該說感謝的明是自己
因為從頭到尾感受到SAP的用心
於是浪漫的一夜
在悠美的歌聲中
畫下完美的句點。
聖誕節前夕,不論何處都被繽紛的光影妝點得十分可愛
姑且不論這種公益性質的祭典,
日本的街頭,這時,到處都圍繞著與聖誕節相關的行銷設計與話題。
聖誕節的確原先也不是它們的東西,
但日本人又把它搞得更加可人了。
不過真的好冷好冷,日本的冬天的夜。
踩著堀川寂靜的夜色,並行的腳踏車,
年紀二十出頭,兩個人,用中文,
聊著彷彿主婦間才會有的話題,
然後分頭,一路溜回家。
這裡是京都,
一個樸實傳統,但也被基督教渲染得十分鮮艷的城市。
同時,也是一個讓我初次感受出生於異地的朋友們,如何親切地接納自己的城市。
我在這裡的蠟燭裡,看見一片小小的海。
於是不是一個人以後,這裡彷彿夜得更美了。(完)
0 comments: